發表文章

NEW

NGM 浪漫的狼鰻魚

圖片
影片來源: 國家地理雜誌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狼鰻」 ( Anarrhichthys ocellatus ) 這個名字給人感覺是像狼一般威風瀟灑的鰻魚,但事實上,狼鰻的外貌可能會令你大吃一驚,因為牠們長得實在很特殊,凹凸不平的皮膚像是粗糙的海綿吸了水一般,看起來有點奇怪,甚至有些人會覺得醜,但別看狼鰻外表這樣,牠們其實是親人的可愛魚類,有許多潛水員都表示狼鰻的好奇心強烈,看到人接近都會游出來互動,甚至是游進潛水員的懷中蹭蹭。         除了親人的特性外,狼鰻也很「浪漫」。科學調查指出狼鰻只要配對成功後,公母魚會一同築巢並終身陪伴對方。繁殖期為夏秋兩季,若是母魚產卵後,公母魚則會一同輪流看守巢穴、照顧魚卵,直到魚苗孵出。在今天 2 月 14 日西洋情人節,狼鰻夫婦這般溫情陪伴的故事,聽起來是不是特別有感呢?         筆者不曾在海水魚交易的平台或實體店面看過有人販售狼鰻,也許是牠的長相太特殊,也許是牠體型龐大,又也許是對於吃太挑剔,因為野外的狼鰻可是海魚界的美食家,專挑硬殼生物來享用,如:螃蟹、大蝦、海膽等;想要準備這樣的伙食,那勢必得花上不少錢呢!所以還是讓狼鰻在大海之中自由地當牠的美食獵人,但潛水時若遇見牠熱情地迎接你,可不要受寵若驚了。        最後,祝大家西洋情人節快樂!         註:狼鰻其實不是我們一般俗稱的鰻魚 (Anguilliformes) ,只是因為身體像鰻魚所以被稱作為鰻,但其實牠們是不同的魚類。 資料來源: 1.         Wikipedia 2.         國家地理雜誌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BBC 黑豹小丑繁殖趣

圖片
影片來源: BBC Youtube Channel         海水魚是很有靈性的生物。影片中拍攝的是黑豹小丑 ( Amphiprion sebae Bleeker ) 家族,看到海裡漂來了半面椰子殼,並由領頭的母魚偕公魚們搬回巢的畫面,而畫面中黑豹一家的避風港是地毯海葵 ( Stichodactyla mertensii ) 。         小丑魚為什麼要花費千辛萬苦把椰子殼搬回窩呢?因為大眾普遍認知是小丑魚以海葵為家,但其實小丑魚的卵是不能產在海葵上的,畢竟海葵可是海裡兇猛的掠食者之一(順帶一提,小丑魚苗也是很難抵抗海葵刺絲胞的攻擊,所以也有被掠食的風險。)因此,黑豹一家才會那麼努力把椰子殼帶回窩裡,方便生產養育下一代小黑豹。         家裡飼養的小丑魚也是有機會生育的,通常建議要繁殖的玩家,一缸養一對小丑魚(一隻大母魚配一隻小公魚)即可,椰子殼可以使用陶瓷盆、瓦片代替,只是記得下水前要刷洗乾淨。至於軟體混養缸裡的小丑魚,其實養久了養可能也會繁殖,只要發現母魚肚子變大,且公母魚會開始用嘴巴清理附近的活石與岩塊的時候,就代表小丑魚要生了,這時候飼育者就可以開始準備另一個小魚缸當作新生小丑魚的寶寶房囉! 資料來源: BBC Youtube Channel

2017 奶嘴海葵 擺放分享

圖片
注意:本文為筆者 2013 年於 PH 8.4 所撰寫之文章,因為論壇網友反應過多次連結失效,所以今年備份至「海島物語 About Reef 」,謝謝。 前言    自從上次我笨拙地寫出了一篇「奶嘴飼養經驗分享」之後,得到了不少魚友回應,後來因為上大學,除了讀書忙之外,現在的居住地也不行飼養寵物,所以比較少上站,今天久違地登入帳號,發現有魚友問本人奶嘴的問題,於是又心血來潮地寫了這份補充文章,而這份文章提供的主要方向在奶嘴擺放,從「活石堆疊方法」跟「 DIY 岩穴」去說明。一樣都只是本人拙見,所以請有經驗的前輩們高抬貴手。 草稿圖   這張紙的內容是我手寫的,當作紙本草稿,等等本文會詳述內容。 活石堆疊方法   首先我想談的是如何用活石堆疊出奶嘴海葵喜歡的環境。奶嘴海葵,屬於 岩葵 ,顧名思義就是居住在岩石上的海葵,所以活石是其很好的居住媒材,我圖示的活石堆疊法適用於三尺以下中小型缸,或更正確來說, 適用於以小顆活石布景方式的玩家模仿 ,如果是都用大型活石布置的玩家,建議找個縫隙擺放奶嘴看看。   正面圖。拿四塊活石堆疊成圖中樣子,記得開口不要太大,如果太大的話可以加上 5 號石,或是如果這不是放在造景底部, 5 號石也是必須的。   側面圖。 注意,我圖中的號碼跟草稿圖的有出入,是為了配合正面圖標號,以免造成他人誤解。 活石在擺放方面一定要營造出「空間感」、「深度」, 造景越像是一個「洞穴」越好 。記得 活石跟活石中間可留一些些小空隙 ,不用刻意塞緊,因為讓些許水流通過可以使洞穴中氧氣足夠、髒污不易堆積, 但是請務必不要使空隙太大,讓光可以大量透入 ,因為奶嘴海葵的底部不喜好光線。   此外,我想提醒的是 朝向內部的活石盡量是乾淨 不要生滿其他海藻、毛藻的,因為奶嘴的底部不好生長在其他藻類上,不用怕太光滑,因為比起玻璃、塑膠,活石的表面算比較粗糙了。 DIY 岩穴建議    會寫這個部分是因為有魚友來信說他想用咕咾石跟珊瑚骨製作人工洞穴給奶嘴海葵住,要如何丈量奶嘴屁股的大小,我的回信是 盡量在關燈前兩到三小時,在奶嘴還在乖乖照光石就要觀察大小了 ,因為入夜之後,奶嘴不是縮小睡覺就是脹大屁股要跑了,所以會不準確  至於在製作方面,我有 a 、 b 兩個想法

2013 奶嘴海葵 飼養經驗分享

圖片
注意:本文為筆者 2013 年於 PH 8.4 所撰寫之文章,因為論壇網友反應過多次連結失效,所以今年備份至「海島物語 About Reef 」,關於正式奶嘴飼養的文章,筆者之後會分享,請各位稍作等待,謝謝。 前言 本人去年跳海水,從 FO 玩到了混養缸,家裡人獨鍾小丑,也只好買顆奶嘴作伴,誰知一直買,一直養,經歷倒缸又從新站起,養過好多好多的奶嘴(同時 燒了許多錢)。最多時 1.8 呎塞滿了 20 顆大大小小的奶嘴,有很多顏色,黑白的、紅的、條紋的、紫點、橘點、螢光、透明 ...... 現在只留螢光跟紅奶嘴養, (雖然之後已經預定要進一顆紫金奶嘴了 ...... )向大家來分享一下自己的飼養 經驗,當然不是絕對,僅供大家參考,也歡迎討論。 觸手膨脹(俗稱「開得奶」)的紅奶嘴。 圖片來源: AQUA Imports 破除奶嘴很好養迷思 剛開始,自己看了許多介紹,也是認為奶嘴很好養,但其實不然,為何我說奶嘴難養呢?因為養活是可以,但養美不容易,很多人買回來,不是變米粉,就是脫腸、褪藻、畏 光等…… . ,所以認為奶嘴在很困厄的環境中,依然可以維持很好的狀態,請先消除這觀念吧! 溫度很重要 溫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參閱很多文章,幾乎都說維持 28 度即可,但是養到現在,本人發現,其實 25 度才是最好的,拿本人的螢光奶跟紅奶來說就好了, 28 度時,雖然可以維持 「存活 」的狀態,但是共生藻會變少,而且奶嘴很明顯會變細長,而溫度降為 25 度時,奶嘴會安定下來,共生藻開始長回,且變奶,本人的紅奶嘴原本 28 度時,變得非常畏光,觸手縮短,剩粉紅色的肉而已, 25 度時,開始長回共生藻,變的很紅、很奶,現在也不畏 光,幾乎都在外面乖乖照光。由以上可知,溫度其實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燈光依然是個謎 很多人對於奶嘴不奶這問題,都只能兩手一攤、摸不著頭緒,本人也是如此,因為實在沒萬把鈔票買很好的燈,就拿一般 LED 跟 T5 來描述一下本人家的奶 嘴狀況。 LED : 30 藍 30 白全開 螢光奶開得很奶,觸手都胖胖的,倒是紅奶嘴,極度不喜歡光源。 LED : 30 藍 螢光奶開得奶了,紅奶嘴也有開,但依然不奶。 T5 : 24W 雙白燈 螢光奶變成米粉,紅奶嘴變奶。 由上述資料看來,真的不能推

關於「海島物語 About Reef」

圖片
筆者簡介         大家好,我是 Nedakh ,社會人士,目前從事文字、教育等職業。高中時期,在某個聖誕節逛了水族館後,一頭栽進了海水魚飼養的世界,數年間飼育過各種海洋生物,如:小丑魚、神仙魚、鰈魚、海葵、蝦蟹等等。大學時期,跟著教授了解海洋生態,至海裡浮潛觀看魚類,才發現原生海洋是最美的所在。現今決定不再飼養海水生物了,但會繼續海洋生態的研究。 關於網站         「海島物語 About Reef 」紀載了各式各樣關於海洋生物的資訊,尤其是魚類、海葵、珊瑚的物種介紹,以及飼養經驗、方法。筆者其實不太希望更多人飼養海水魚,因為牠們繁殖不易,很難成為家用寵物,而且海洋目前遭受許多迫害,生態豐富度日益減損,商業買賣亦是海洋生物的威脅。可以的話,希望讀者能親身去海洋裡體驗大海之美,不要任意購買野生捕捉魚類(很可惜的是市場大部分都是野外採集的魚類)。那為什麼筆者還是要寫這個網誌呢?因為人的慾望無法壓抑,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譴責抨擊飼育玩家只是本末倒置,但如果提供飼育者用正確的方法去養殖生物,那可以減少許多生命的折損,所以筆者還是會整理正確的飼養方法,讓離海的小居民們至少能被人好好對待。 未來願景         筆者的願望仍是所有該屬於海洋的生物,都能回到大海之母的懷抱,而不是活在小小的魚缸中,所以還是期望讀者能盡量不圈養野生海洋動物,但筆者不想道德譴責或抨擊任何人,若真的想飼養,請跟對待貓狗一般的珍惜牠們,畢竟魚兒也不是裝飾品,而是一條條生命,而希望大家除了飼養海水生物之外,也能更加關心海洋的環保議題,不論是捐款、淨灘等等,都能貢獻一己之力,好好重視並守護海洋。 特別感謝         筆者圖像提供者: https://pixabay.com/zh/users/raeelse-4868927/         網站 icon 提供者: https://www.flaticon.com/authors/smashicons